維力食品公司以廣告爆紅的張君雅小妹妹創立新品牌,會太冒險?

2008-08-28媒體報導,維力公司因一支泡麵廣告,讓「張君雅小妹妹」的稱號爆紅,現在卻也因「張君雅」這個品牌形象,導致飾演張君雅小妹妹的簡嘉芸小朋友(小學一年級時拍的,現在已十一歲)和泡麵公司撕破臉。94年5月維力公司在廣告公司策劃下,推出手打麵_里長篇的電視廣告,一開始影片出現喇叭放送「張君雅小妹妹...,妳家的泡麵已經煮好了,…」旁白,同時出現臉圓嘟嘟頂著爆炸捲頭的小妹妹喜感十足的從巷頭跑到巷尾回家吃麵的畫面;這個廣告紅遍大街小巷!張君雅小妹妹,一炮而紅之後,也捧紅小童星簡嘉芸。廣告片得到94年第28屆時報廣告獎金獎、龍璽影視及電臺廣告獎銅獎、動腦票選最受歡迎廣告第一名,95年得到第13屆時報世界華文廣告獎金獎、 4A自由創意獎最佳上市廣告獎銀獎…等。這是一支叫好又叫座的成功廣告Campaign。
95年4月廣告公司趁勢追擊再度推出手打麵_告狀篇的第二波電視廣告,小童星簡嘉芸同樣以「張君雅小妹妹」的造型出現,演出的頻度卻減低很多。這支影片在同年得到第29屆時報廣告金像獎佳作、96年得到4A自由創意獎最佳立體廣告文案獎佳作,這支影片的傳播力道卻不如以前。
雖然如此,但消費者對臉圓嘟嘟頂著爆炸捲頭喜感十足的「張君雅小妹妹」殘留印象記憶深刻。據維力公司表示,當初曾想找簡嘉芸小妹妹拍第三支廣告,但她長大了、喜感減弱許多。為了強化「張君雅小妹妹」烙印在消費者腦海中的印象,才將「張君雅小妹妹」漫畫化、公仔化、設計MSN表情符號,並於97年推出卡通版的「張君雅小妹妹」點心麵新產品,同時推出捏碎麵_點名篇與張君雅小妹妹_撿到篇兩支廣告影片,並於通路舉辦各種與「張君雅小妹妹」有關的產品促銷活動。
就蘋果日報2008年09月01日報導:張君雅小妹妹救活維力,從負債35億到獲利1億…紅遍大街小巷的「張君雅小妹妹」系列產品,就讓維力意外從泡麵本業踏入休閒食品乾麵市場。可見擅長以多品牌策略的維力公司是多麼的重視「張君雅小妹妹」這個由成功廣告行銷所延伸建立的新品牌。
就我個人的意見,由推出第一支手打麵電視廣告,因而意外的收割火紅的「張君雅小妹妹」人氣並發展品牌是一種聰明不錯的品牌管理策略;截至2008年09月03日下午01:48,使用Google搜尋張君雅小妹妹,有154,000項符合網頁、234項符合網誌、34項符合新聞;雖然他並不是以網際網路行銷為主,但是網路上有這些附加效果,是多麼得讓業界的行銷、廣告、公關與傳播等相關人員又稱讚又眼紅的案例。至於簡嘉芸小朋友的肖像權,我認為問題不大(註1),維力公司為了將來「張君雅小妹妹」龐大的商機,如果聰明的話就應該化解這小小的危機(不要給人有以大欺小、用完了就沒了的感覺),畢竟手打麵_里長篇電視廣告拍攝時簡嘉芸的演出喜感十足。(她真的很認真地跑,後來還跑到腳破皮,導演看她跑步的逗趣模樣,忍不住笑出來)
註1:一般專業的廣告公司會先擬定廣告計畫與策略,再發展創意腳本,腳本是以卡通插畫方式呈現,片中的「張君雅小妹妹」早已設定好了,再透過拍片公司尋找合乎的演員經過造型化妝來演出拍攝。當初簡嘉芸小朋友也是經過試鏡結果挑選出來的。虛擬的肖像權是廣告公司創立的,沒有侵權問題。(這個案例或許值得繼續研究,如從幼童拍廣告片對其身心的影響、虛擬人物代言的廣告效果、從廣告效果延伸品牌管理…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