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9月5日 星期五

張君雅小妹妹回家吃泡麵~從廣告延伸品牌

維力食品公司以廣告爆紅的張君雅小妹妹創立新品牌,會太冒險?

2008-08-28媒體報導,維力公司因一支泡麵廣告,讓「張君雅小妹妹」的稱號爆紅,現在卻也因「張君雅」這個品牌形象,導致飾演張君雅小妹妹的簡嘉芸小朋友(小學一年級時拍的,現在已十一歲)和泡麵公司撕破臉。94年5月維力公司在廣告公司策劃下,推出手打麵_里長篇的電視廣告,一開始影片出現喇叭放送「張君雅小妹妹...,妳家的泡麵已經煮好了,…」旁白,同時出現臉圓嘟嘟頂著爆炸捲頭的小妹妹喜感十足的從巷頭跑到巷尾回家吃麵的畫面;這個廣告紅遍大街小巷!張君雅小妹妹,一炮而紅之後,也捧紅小童星簡嘉芸。廣告片得到94年第28屆時報廣告獎金獎、龍璽影視及電臺廣告獎銅獎、動腦票選最受歡迎廣告第一名,95年得到第13屆時報世界華文廣告獎金獎、 4A自由創意獎最佳上市廣告獎銀獎…等。這是一支叫好又叫座的成功廣告Campaign。

95年4月廣告公司趁勢追擊再度推出手打麵_告狀篇的第二波電視廣告,小童星簡嘉芸同樣以「張君雅小妹妹」的造型出現,演出的頻度卻減低很多。這支影片在同年得到第29屆時報廣告金像獎佳作、96年得到4A自由創意獎最佳立體廣告文案獎佳作,這支影片的傳播力道卻不如以前。

雖然如此,但消費者對臉圓嘟嘟頂著爆炸捲頭喜感十足的「張君雅小妹妹」殘留印象記憶深刻。據維力公司表示,當初曾想找簡嘉芸小妹妹拍第三支廣告,但她長大了、喜感減弱許多。為了強化「張君雅小妹妹」烙印在消費者腦海中的印象,才將「張君雅小妹妹」漫畫化公仔化、設計MSN表情符號,並於97年推出卡通版的「張君雅小妹妹」點心麵新產品,同時推出捏碎麵_點名張君雅小妹妹_撿到篇兩支廣告影片,並於通路舉辦各種與「張君雅小妹妹」有關的產品促銷活動。

就蘋果日報2008年09月01日報導:張君雅小妹妹救活維力,從負債35億到獲利1億…紅遍大街小巷的「張君雅小妹妹」系列產品,就讓維力意外從泡麵本業踏入休閒食品乾麵市場。可見擅長以多品牌策略的維力公司是多麼的重視「張君雅小妹妹」這個由成功廣告行銷所延伸建立的新品牌。

就我個人的意見,由推出第一支手打麵電視廣告,因而意外的收割火紅的「張君雅小妹妹」人氣並發展品牌是一種聰明不錯的品牌管理策略;截至2008年09月03日下午01:48,使用Google搜尋張君雅小妹妹,有154,000項符合網頁、234項符合網誌、34項符合新聞;雖然他並不是以網際網路行銷為主,但是網路上有這些附加效果,是多麼得讓業界的行銷、廣告、公關與傳播等相關人員又稱讚又眼紅的案例。

至於簡嘉芸小朋友的肖像權,我認為問題不大(註1),維力公司為了將來「張君雅小妹妹」龐大的商機,如果聰明的話就應該化解這小小的危機(不要給人有以大欺小、用完了就沒了的感覺),畢竟手打麵_里長篇電視廣告拍攝時簡嘉芸的演出喜感十足。(她真的很認真地跑,後來還跑到腳破皮,導演看她跑步的逗趣模樣,忍不住笑出來)

註1:一般專業的廣告公司會先擬定廣告計畫與策略,再發展創意腳本,腳本是以卡通插畫方式呈現,片中的「張君雅小妹妹」早已設定好了,再透過拍片公司尋找合乎的演員經過造型化妝來演出拍攝。當初簡嘉芸小朋友也是經過試鏡結果挑選出來的。虛擬的肖像權是廣告公司創立的,沒有侵權問題。(這個案例或許值得繼續研究,如從幼童拍廣告片對其身心的影響、虛擬人物代言的廣告效果、從廣告效果延伸品牌管理…等)

美麗的錯誤,躥紅全球網路~就算是抄作也值得喝采

iPhone驚現中國女孩笑容~美麗的錯誤,躥紅全球網路

2008年8月20日,英國網友markm49uk在蘋果產品愛好者論壇上發帖,大意是:「我不知道這是否正常,當我在英國收到嶄新的iPhone手機,啟動時手機畫面已有設定的圖片,可能是生產線上的人好玩設定的,不知其他人有沒有發現過這種情況?」原文如下:
Hi,
Not sure if this is or is not the norm but I just received my brand new iPhone here in the UK and once it had been activated on iTunes I found that the home screen (the screen you can personalise with a photo) already had a photo set against it !!!!
It would appear that someone on the production line was having a bit of fun - has anyone else found this ?
These are the photo:

好事者再給他Push轉貼一下,新聞就來了...,三張照片,短短六天,這名被網友稱為「中國最美打工妹」的女孩在網路上暴紅,後來大家才知道她是在iPhone代工廠「富士康」工作的女孩,照片可能是測試手機的時候照的,一時忘了刪除,才引發了這場「美麗的意外」。

就我的觀察,截至2008年9/2下午03:32,markm49uk在蘋果產品愛好者論壇上有593留言,同時以iphone girl在Google查詢,共有1,820萬項網頁91,837項網誌1,128項新聞,同時引起世界與中國媒體與網站大肆報導(看Alexa.com的流量),尤其是中國的媒體與網友瘋狂的追蹤,讓這名在富士康工作的女孩差點曝光,甚至有人非常擔心她會被富士康開除而喪失工作。

但是在網路上匿名為老杳的網友(中國科技大學博士,曾就職於聯想集團、普天集團及資訊產業部從事IPTV、智慧手機
及積體電路等業務,北京四海雍智半導體測試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中國軟體行業協會嵌入式系統分會副秘書長)在其部落格說:「據說這幅圖片是記者從http://blog.iphonegirl.net/網站獲得(目前已經沒有什麼內容),仔細分析這個圖片可以明顯的發現問題所在,...,因為圖片上顯示運營商是AT&T,英國消費者markm49uk在其帖子中已經明確表示自己使用的iPhone是從英國購買,至少發帖子前沒有去過美國,眾所周之AT&T並不是英國iPhone的運營商,O2才是英國獨家iPhone合作夥伴,出現AT&T的標識是不應當的。」、「至今為止富士康和Apple都已經承認了iPhone Girl的存在,也就是說二者的承認確認了markm49uk上傳圖片的真實存在」、「炒作的意圖非常明顯」。

拋開道德地束縛,就算iPhone Girl是炒作的,從網際網路傳播效益、Apple和富士康的公關處理(面對網友與媒體的窮追猛挖),這個事件它還是值得喝采!你說是嗎?

星星之火足以燎原~赤貧之戰

赤貧之戰部落格傳播,也算是一個典範

自從8/13壹周刊爆料陳水扁透過媳婦黃睿靚,將鉅額資金匯往美國;陳水扁辦公室強調完全子虛烏有,並透過律師否認,表示財產早已信託,不可能匯出國外。8/14立法委員洪秀柱上午爆料,黃睿靚在瑞士以個人和公司名義成立4個帳戶,被瑞士聯邦檢察署認為涉洗錢而遭查封;陳水扁下午召開記者會坦承,由夫人吳淑珍將台北市長、總統大選共4次選舉結餘款匯往海外帳戶,向國人致歉,引發軒然大波,舉國譁然;民進黨晚間發表聲明「支持陳前總統面對司法」。

8/15扁辦公室聲明表示,陳水扁、吳淑珍退出民進黨、對匯款海外情事感到愧疚與自責;晚間特偵組傳喚陳水扁,要求說明陳致中夫婦海外資金流向,同時也以證人身分對陳致中以及黃睿靚發出傳票,但兩人以赴美(已於8/9離境飛往美國未歸)就學為由,委請陳水扁請假。

8/16特偵組檢察官直接到陳水扁家進行搜索,並偵訊陳水扁夫婦,扁珍向檢方供稱,海外帳戶的資金來源包括吳淑珍娘家的錢、陳水扁當律師賺的錢、政治獻金及投資理財賺的錢4個部分;檢察官隨即前往扁辦搜索,晚間10時陳水扁遭限制出境。

8/18陳幸妤在媒體前發飆,怒批扁密帳是政治鬥爭,甚至點名謝長廷、蘇貞昌以及陳菊都拿過陳水扁的錢;特偵組另分「特他」案偵辦扁家海外資金;民進黨台北市黨部評委會18日下午對吳淑珍、陳致中夫婦做出黨籍停權處分;黃睿靚住處遭搜索;陳致中夫婦改列被告。

隨著阿扁洗錢風暴持續擴大,事件不斷延燒,國內外媒體大肆報導,8/20網友sega2727(范世岳)仿「赤壁之戰」在網路上建立「赤貧之戰」部落格,以幽默kuso畫面諷刺陳水扁的洗錢案,同時像連續劇一樣,每天都更新劇情,在網友瘋狂點閱、轉寄、部落格推薦再加上媒體的推波助瀾,第一天單日人氣破8萬人次,21日逼近10萬,22日創11萬高峰,成了點閱率超高的部落格(8/20~26不到一星期,累積人次共30多萬,留言共4千封)。

8/25有人自稱得利影視法務室,表示赤貧之戰侵權要作者移除文章,後來又有自稱得利影視的工作人員留言,指出先前的留言是有人冒充,發行赤壁的中環集團與得利影視都已經看過赤貧之戰,他們覺得只要不要太超過,並不會去干涉作者的政治創作。8/26(陳致中、黃睿靚夫婦返國第二天)無名小站突然出現「先斬後奏」的刪文舉動,則是讓網友既失望又氣憤,甚至引發不少敏感的「聯想」。

有趣的是,雖然「赤貧之戰」圖文被刪,sega2727(范世岳)又繼續在無名小站連載【無品錢總統,據我的觀察【星星之火足以燎原】,無名小站的守門人腳色引起網友與媒體再一次的爭相告知與大肆報導,截至9/1下午2點26分sega2727(范世岳)在無名小站的累計人氣共約150萬,從Google查詢「赤貧之戰」共有12萬7千項網頁3512項網誌76項新聞;同時許多網友早將被刪的圖文下載傳遞、轉貼或將素材再製成影音。

這在台灣絕對可以成為政治議題部落格行銷的經典範例(註1),姑且不分藍綠、陳前總統家族有沒有犯罪事實,光從網際或部落格行銷傳播來看,「赤貧之戰」火紅的主因在於作者抓住時事新聞議題、民眾對貪汙的不屑憤慨心裡,結合冠軍票房的「赤壁」電影劇情與人物造型,以幽默kuso、好笑超白爛的畫面與文字呈現(當然也包括直譯的英文字幕),還有作者每天根據新聞的發展更新劇情;最後無名小站的刪文舉動、網友的同仇敵愾與媒體的追蹤報導,更加催化傳播效果。不是嗎?

註1:我曾為客戶網站以50萬預算規劃在Yahoo上登網路廣告2星期,據Yahoo的報表顯示曝光率1億多次,從Yahoo上點閱Banner或文字進入到客戶網站的人次約有1萬,「赤貧之戰」不花一毛錢就成火紅(除了沒有business model外),你說他經典不經典?

2008年9月3日 星期三

你也可以用一根紅色迴紋針換到一棟房子嗎?

一根紅色迴紋針換到一棟房子
2005年7月12日加拿大失業青年凱爾.麥唐納(Kyle MacDonald),突發奇想打算用一根紅色迴紋針逐步換到一棟房子,建立One Red Paperclip部落格,以小時候很喜歡玩的「愈大愈好bigger or better」遊戲(拿舊東西去換成更大、更好的東西)來行銷部落格。

一年經過14次交易,依序換到的東西有一支魚形狀的筆、一個像ET的雕刻門把、一台小烤爐、一台發電機、一組百威啤酒桶與紀念標誌、一台雪地行走的車、一個旅遊行程、一台箱型車,一張唱片合約、在鳳凰城鬧區房子免費住一年、和英俊的搖滾歌手Alice Cooper共度一下午、一個Kiss品牌的雪花球、及一個好來鎢電影角色。這位瘋狂的青年終於實現了聽起來很荒謬的夢想。他換到了一間房子

這個利用一根迴紋針換到一棟房子的部落格行銷寫下以物易物傳奇故事,立刻引起CNN、ABC、BBC等全球各大媒體爭相報導與網友的熱烈討論,凱爾.麥唐納(Kyle MacDonald)的部落格瀏覽人次短短幾年間已逼近800萬(看一下alexa.com)。後來靠著演講、出書名利雙收。

2008年8月27日台灣以物易物網站奇集集(Kijiji),以公關活動手法邀請凱爾.麥唐納(Kyle MacDonald)來台,又造成台灣媒體與網友的熱烈討論。

從這個故事我們發現,網路沒有甚麼不可能的事,只要敢想、肯執行,只要內容新鮮有趣,同時是站在雙贏互利的角度(Win-Win)以物易物,夢想實現是可能的!不是嗎?

PS:就我的了解,能在網路上創業一舉成名而後能被財團看中購買獲大利的,目前在台灣僅有無名小站(華裔有Yahoo、Youtube...等)!為什麼?是文化差異?是台灣市場太小?亦或是沒有原創性?

PS:數位之牆 2008/09/01「黃紹麟」發表的「寫給我親愛的台灣網際網路同業們」文章,認為台灣是島嶼型經濟,總人口數太少,網際網路市場太小,不能以美國、中國等大陸型經濟市場的模式來經營。台灣的網站除了Yahoo吃下大眾市場外以,其他網站唯有從利基市場(Niche Market)如:遊戲、交友、金融與房產等領域才能生存並賺到錢。

動動腦或許我們也可以賺取百萬美金

*英國大學生設立(百萬美元網),籌措大學費用。

2005年,21歲的英國大學生德伍(Alex Tew)抓住網友的好奇心與同情心,運用網路的便利性和口耳相傳的威力設立跌破專家眼鏡的百萬美元網,以極其簡單的創意點子將一頁網頁(我的天啊!只有一頁!他要賺到一百萬美元)分成1萬個方格子,每個格子由100個圖素(pixel)構成;以一個圖素一美元,廣告買主一次至少要買100個圖素空間(可以連結到廣告主的網站);同時他承諾會維持這個網站五年不變,使用者點取任何廣告連結也不另外收費。


2006年1月11日交易結束,最後賺取103.71萬美元毛利。不但賺取了大學的學費與生活費,同時也成為百萬美元富翁並在 Internet 的歷史上留下記錄。

這一個網頁廣告收入,不賣橫幅廣告、文字連結、彈出影音視窗,賣的是電腦視覺畫面最基本的東西:圖素(pixel)。同時他的網站副標題是:「成為網路歷史的一部份!」告訴大家,整個網站就只有一頁,而他要在這個空前絕後、具有歷史意義的網頁販賣廣告版位。企業主只要花最少100美金,就可以永久在這個網站購買一個自己曝光的廣告版面。

網站開張以來,他先請一些親朋好友贊助一些畫面,然後向許多部落格作者推銷他的想法, 於是有些部落格開始報導他的瘋狂主意,英國一家媒體也報導他的網站,這些都大大增加他網站的流量。而持續增加的流量開始吸引美國網路界的注意。網站在9月中登上Alexa.com以網站流量來排名的「影響力」排行榜。Alexa.com是亞瑪遜的附屬網站,廣告主常來這淘寶,德伍的網站變成他們眼中的寶。對公司行號而言,100 美元應該是極微不足道的金額,但卻有如此的效果,豈不是極為划算的投資嗎?

網路上沒有不可能的事,只要你有任何想法,就去做,嘗試並不會有什麼損失。不是嗎?


PS:看到了Alex成功的故事,一個22歲剛從大學畢業在澳洲工作名叫蘇銳濤的人,也設立了中國的中文版1baiwan.com。結果而蘇銳濤則被某些人指責為騙子。但有外國人在1baiwan.com買個格子以後還來信道謝,認為把錢花在這個地方買廣告所帶來的客戶,比在Google刊登關鍵字廣告的效益還要高,還要划算。中國的部分媒體甚至以「格子經濟」來形容此種現象。

PS:台灣出現一堆追隨者,但沒有成功,或許靠創意賺錢,一定要搶第一,追隨者不一定能成功! http://size.tw/http://38.com/http://mmm.tw/http://10m.tw/http://www.100w.com.tw/http://www.milliondollar.com.tw/http://www.milliondollars.com.tw/http://www.taiwanpage.com.tw/http://www.millionfans.com/http://www.bestchinesecompanies.com/http://www.showtaiwan.com/http://twad100.com/